深圳建筑業網-長富金茂大廈工程
長富金茂大廈工程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6日
長富金茂大廈創國家優質工程紀實
蔣永佳 周長青 吳立峰
(中鐵建工集團廣州分公司 深圳518000)
一、 工程概況
長富金茂大廈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稅區核心地段,是深港前沿的城市天際線,福田保稅區的標志性建筑;施工總承包為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質量目標為國家優質工程獎。本工程總建筑面積20.65萬平米,地下3層,地上68層,分主附兩棟塔樓,建筑總高度303.8米;地下為車庫及設備用房,地上附樓為商業及公寓用房,主樓為商務辦公用房;工程整體造型設計獨特新穎,主樓立面采用紡錘形造型,勁性框筒+伸臂桁架結構。附樓立面采用鼓狀造型,立面南北通透、東西封閉,框剪結構,頂部與側壁渾然一體;整個工程建成后氣勢宏偉,富有現代氣息;工程建設程序審批資料齊全、有效。
二、 工程參建單位名稱
建設單位:楊富實業(深圳)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法國歐博建筑與城市規劃設計公司
勘察單位:深圳市長勘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深圳市中行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施工總承包單位: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三、 工程建設合法性
本工程先后完成了土地使用審批、工程立項審批、建設工程用地規劃審批、施工許可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等工程建設程序,并順利通過了建筑節能專項驗收,環保驗收,建設工程規劃驗收、消防、電梯等專項驗收。
四、 工程創優施工管理措施
在工程質量創優施工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質量創優策劃
1.1創建質量創優組織機構

圖 創優組織結構圖
1.2 明確質量創優職責
表 質量創優職責分工表
序 號
|
組 名
|
職 務
|
職 責
|
1
|
項目創優領導小組
|
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
|
主要負責創優的策劃及資源配置的協調
|
2
|
總包管理協調組
|
項目經理
|
主要負責協調內外部工作安排、落實
|
3
|
技術管理組
|
項目總工、工程師
|
主要負責工程各項方案、科技成果的推廣申報和審核,創優策劃的編制和審核。
|
4
|
土建現場組
|
生產經理、工程師
技術員
|
主要負責現場土建工程的質量控制、整改。
|
5
|
機電現場組
|
機電工程師、技術員
|
主要負責現場機電工程的質量控制、整改。
|
6
|
資料組
|
項目總工、工程師
資料員
|
主要負責協調工程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正確性、完整性,協調音像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放。
|
7
|
后勤組
|
項目書記、辦公室主任
|
主要負責后勤保障。
|
1.3 分解創優目標
表 創優目標分解表
序號
|
質量創優目標分解
|
完成情況
|
時 間
|
1
|
檢驗批驗收
|
一次性驗收合格
|
隨工程進度完成
|
2
|
各分項、分部工程驗收
|
一次性驗收合格
|
隨工程進度完成
|
3
|
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獎
|
已完成
|
2015.2
|
4
|
單位工程驗收
|
已完成
|
2015.9
|
5
|
廣東省優秀建筑裝飾工程獎
|
已完成
|
2016.7
|
6
|
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
|
已完成
|
2016.11
|
7
|
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獎
|
已完成
|
2016.12
|
8
|
國家優質工程獎
|
已完成
|
計劃 2017.7
|
2.工程質量管理
2.1 原材料、半成品采購管理
鋼筋、鋼材、水泥、混凝土、預拌砂漿等原材料、半成品的品牌及生產廠家報經監理、建設單位確認;原材料、半成品進場及時向監理申報,嚴格按照規范、標準進場質量驗收、復檢,確保全面采用合格品,有條件采用優等品。

圖 原材料進場檢驗合格標識 圖 樓蓋優質膠合板模板工程
2.2 實施“樣板引路制”
分項工程施工采用方案先行,樣板引路,指導工程創優。

圖 鋼筋樣板 圖 模板工程樣板 圖 砌體樣板
2.3 嚴格“三檢”制,加強過程管控
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和隱蔽驗收制度,賦予質量檢查一票否決權。

圖 直螺紋套筒連接檢查 圖 框架柱陰陽角檢查
2.4 成品、半成品保護
成品保護均遵循先檢查后保護的原則,制定成品保護制度,所有工序均驗收合格后,做好成品清潔后再進行保護。

圖 樓板鋼筋保護 圖 混凝土柱角保護
2.5 堅持質量例會制,定期邀請專家做創優指導培訓
建設各方堅持質量例會制度,開展質量競賽活動,促進工程質量整體提高。同時定期邀請專家做創優指導培訓。

圖 質量例會 圖 創優指導培訓
五、 工程技術創新
(1)“四新”技術應用
本工程推廣應用建設部推薦的“建筑業10項新技術”10大項25子項。
表 建筑業新技術應用表
序號
|
項目
|
子項
|
編號
|
新 技 術 名 稱
|
一
|
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
1
|
復合土釘墻支護技術
|
二
|
混凝土技術
|
2
|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
|
3
|
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
4
|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
|
三
|
鋼筋及預應力技術
|
5
|
高強鋼筋應用技術
|
6
|
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
|
四
|
模板及腳手架技術
|
7
|
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
|
五
|
鋼結構技術
|
8
|
深化設計技術
|
9
|
厚鋼板焊接技術
|
10
|
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
|
六
|
機電安裝工程技術
|
11
|
管線綜合布置技術
|
12
|
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
|
13
|
大管道閉式循環沖洗技術
|
14
|
薄壁不銹鋼管道新型連接技術
|
15
|
礦物絕緣電纜施工技術
|
七
|
綠色施工技術
|
16
|
預拌砂漿技術
|
17
|
蒸壓陶粒混凝土墻板施工技術
|
18
|
粘貼式外墻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
|
19
|
鋁合金窗斷橋技術
|
20
|
建筑外遮陽技術
|
八
|
防水技術
|
21
|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術
|
22
|
CKS高聚物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技術
|
九
|
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
|
23
|
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
|
十
|
信息化應用技術
|
24
|
虛擬仿真施工技術
|
25
|
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
|
(2)突出創新技術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探索并發掘了一些新技術,并申報了數項專利。
表 項目發掘創新技術表
序號
|
創新技術名稱
|
應用范圍
|
一
|
一種玻璃幕墻
|
主樓
|
二
|
一種玻璃幕墻吊掛裝置及玻璃幕墻
|
主樓
|
三
|
可伸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
主樓
|
四
|
一種蘇維托管組件
|
主樓、附樓
|
五
|
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固定技術
|
主樓
|
六
|
一種新型電梯主機梁組件研制應用
|
主樓
|
七
|
一種屋面吊裝機研制應用
|
主樓
|
八
|
一種輕質墻板的安裝方法(灌漿法)
|
主樓、附樓
|
九
|
一種輕質墻板的安裝方法(干拼法)
|
主樓、附樓
|
1)突出創新技術之一——一種玻璃幕墻
在傳統構件式玻璃幕墻的基礎上對關鍵節點進行優化設計,研發使用一種性能優異且成本比單元式幕墻低,維修方便的新型構件式幕墻系統,其與傳統構件式幕墻體系最大的區別是:
a、在關鍵節點部位設置鋁合金玻璃托塊和防脫鋁壓板,并采用掛鉤連接方式;
b、增大了鋁托塊和玻璃間的間隙;
c、增加了鋁托塊及防脫鋁壓板的厚度;
d、鋁壓板尺寸適當加長;
e、在鋁托塊尾部增加了鋁防脫卡件,確保鋁托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脫落。
項目依此獲得了一項專利。
 
圖 關鍵節點加工圖 圖 《一種玻璃幕墻》專利
2)突出創新技術之二——一種玻璃幕墻吊掛裝置及玻璃幕墻
針對首層大堂12m層高的吊掛式全玻幕墻單片無框玻璃,項目部采用專門研發設計的可調吊掛裝置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
通過將可調吊掛件的固定組件和連接組件均與主體結構固定,實現了幕墻與主體結構的多點固定,可以將玻璃板大部分自重有效傳遞至主體結構,使得主體結構分擔了更多的玻璃板自重,有效降低了玻璃板壓應力,解決了超高超重玻璃吊掛難題。項目依此獲得了一項專利。

圖 定制吊掛件現場安裝示意圖

圖 定制吊掛件設計加工詳圖 圖 《一種玻璃幕墻吊掛裝置及玻璃幕墻》專利
3)突出創新技術之三——可伸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本工程主樓主體結構3-17層樓板邊緣無變化,高層施工升降平臺采用垂直爬升,18-47層隨著樓層增高,樓板邊緣逐漸往外偏移,調整高層施工升降平臺導軌爬升角度,使高層施工升降平臺向外傾斜爬升,傾斜角度約為1度。48-52層樓板邊緣無變化,調整高層施工升降平臺導軌,使之垂直爬升。53-68層隨著樓層增高,樓板邊緣逐漸往內偏移,調整高層施工升降平臺導軌爬升角度,使高層施工升降平臺向內傾斜爬升,傾斜角度約為1度。
本工程施工升降平臺的難點在于“跟隨樓層外立面角度的變化,調整施工升降平臺的爬升”。如由垂直調整為向外爬升技術措施、由垂直調整為向內爬升技術措施。
例如:由16層至34層施工升降平臺由垂直調整為向外爬升的技術措施。待16層施工完畢,結構強度滿足要求,在16層安裝導座,提升高層施工升降平臺,提升到位后葫蘆不松鏈。調整第16層導座的三角鐵件固定螺栓不擰緊,第15層的導座固定牢靠,調松第14層導座的三角鐵件的固定螺栓,使用頂撐將第16層導座及三角鐵件往外頂出75mm,使用手拉葫蘆將14層導座及三角鐵件往內拉75mm。然后固定好14、16層的導座。調整角度為1.05度。如下圖2所示。此時斜爬角度為1.05度,以此角度繼續提升,完成34層的施工防護。

圖 可伸縮架實景圖 圖 可伸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斜爬示意
本工程18-48層樓板邊緣逐漸往外偏移,四個轉角逐漸變大,53-68層樓板又逐漸往內收縮,四個轉角逐漸變小。為滿足施工要求,在四個轉角處各布置2個2.0米單向伸縮架、1個2.0米雙向伸縮架。當轉角變大時,伸縮架往外伸出,當轉角變小是,伸縮架往內縮。項目依此獲得一項發明專利。

圖 可伸縮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角部處理示意及專利
4)突出創新技術之四——一種蘇維托管組件
針對排水蘇維托管件穿樓板防火封堵這一行業空白,安裝團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研究出一種蘇維托管組件,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

圖 蘇維托管件穿樓板防火封堵示意及專利
5)突出創新技術之五——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固定技術
為滿足售樓大堂封閉要求,進樓層高壓泵管豎向段采用廢棄塔吊標準節作為支撐架,該泵管支架穩定可靠,且可拆卸重復利用,項目依此獲得了一項專利。

圖 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固定技術示意及專利
6)突出創新技術之六——一種新型電梯主機梁組件研制應用
為了既能滿足電梯主機梁擱置的要求,又不至于削弱結構承載力,根據電梯主機梁擱置位置準確放線定位,采取在結構墻上植入化學錨栓固定定制的鋼馬凳,形成電梯主機梁擱置固定端的做法,代替傳統預留洞的做法。項目依此獲得了一項專利。

圖 一種新型電梯主機梁組件示意及專利
7)突出創新技術之七——一種屋面吊裝機研制應用
針對屋面吊地腳與混凝土基礎預埋鐵件焊縫長度不能滿足屋面吊拆除作業受力要求的情況,屋面吊地腳與混凝土基礎預埋件采用焊接并抱箍的連接方式,解決屋面吊地腳與預埋鐵件焊縫長度的問題。項目依此獲得了一項專利。
 

圖 一種屋面吊裝機研制應用示意及專利
8)突出創新技術之八——一種輕質墻板的安裝方法(灌漿法)
現有輕質新型墻體接縫處按傳統方法安裝好后會出現些裂紋、滲水、抗沖擊性能低等現象,影響了輕質新型墻體的發展。為了克服上述工藝的缺陷,項目研究探索了兩種灌漿技術工藝:上灌下排灌漿工藝和下灌上排灌漿工藝并依此申報了一項發明專利。

圖 一種輕質墻板的安?*椒ǎü嘟ǎ┰擻檬疽餳白ɡ?/font>
9)突出創新技術之九——一種輕質墻板的安?*椒ǎǜ善捶ǎ?/span>
項目探索出一種輕質墻板的安?*椒ǎǜ善捶ǎJ褂帽痙椒ǎ墑骨槳灝滄骯淌迪指煞ㄗ饕擔跎僨槳搴嵯蠐α校慕嶂是降陌逵氚逯浣臃煺甯哺牽秤璋逵氚宄醪秸辰崍Α2喚鎏岣吡斯こ貪滄靶剩檔土稅滄俺殺荊煌幣步檔土蘇邇槳宓氖賬跣裕行Ц納魄教宄魷值牧鹽疲岣嚦鉤寤饜閱埽來松甌ㄒ幌罘⒚髯ɡ?/font>
 
圖 一種輕質墻板的安?*椒ǎǜ善捶ǎ┦┕ち鞒碳白ɡ?/font>
六、 工程實體質量評價
(一) 工程實體質量
1、地基與基礎工程
基礎結構無裂縫、傾斜與變形,地下室無滲漏,地基基礎周圍填土無沉陷。
本工程基礎采用297根人工挖孔樁,主樓及附樓下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花崗巖,樁端端阻力特征值為5500KPa,其他部位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花崗巖,樁端端阻力特征至為2000KPa 。樁基檢測單位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施工完成后對樁基進行了全面檢驗,I類樁比例為95.29%,無三類樁。
表 樁基檢測情況表
序號
|
檢 測 方 法
|
檢測數量/比率
|
質量評價
|
1
|
樁身完整性檢測
|
低應變反射波法
|
228根/76.77%
|
其中Ⅰ類樁220根,Ⅱ類樁8根。
|
聲波透射法
|
23根/7.74%
|
其中Ⅰ類樁18根,Ⅱ類樁5根。
|
鉆芯法
|
48根/16.16%
|
其中Ⅰ類樁47根,Ⅱ類樁1根。
|
2、主體結構工程
(1)鋼筋工程情況
鋼筋工程總量19625t,復試試件515組,鋼筋接頭試驗共489組;主體結構鋼筋間距及位置正確,馬鐙設置規范,保護層滿足設計要求。

圖 樓板鋼筋 圖 剪力墻鋼筋
(2)混凝土結構情況
本工程混凝土共計11.54萬m3,混凝土結構線條順直、陰陽角方正、內實外光,無影響結構安全的裂縫產生。
標準養護混凝土抗壓試塊976組, 抗滲試塊40組,全部檢測合格;

圖 勁性柱,梁板結構實體 圖 剪力墻結構實體
(3)實體檢測情況
1)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地下室部分梁共檢測602個點,板共檢測102個點;主體結構梁共檢測736個點,板共檢測306個點,檢測合格率大于95%,滿足規范要求。
2)樓板厚度:共檢測1345個點,檢測結果符合設計和有關驗收規范的要求。
3)混凝土強度:同條件養護試塊共留置104組,檢測結果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抽芯檢測33個點;回彈1880個點,檢測結果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3)鋼結構工程
本工程鋼結構共計10504t,焊縫檢測全部滿足規范與設計要求。鋼結構防腐涂料為環氧富鋅底漆、環氧云鐵中間漆、聚硅氧烷面漆;本項目只對三個避難層中加層外露鋼梁、伸臂桁架等鋼結構構件進行防火/防腐涂料施工表面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防火涂料耐火等級2小時。

圖 避難層鋼結構安裝 圖 避難層鋼結構防火涂料
(4)砌體結構(含輕質隔墻)
公共部分墻體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加氣塊,戶間隔墻采用蒸壓陶粒混凝土輕質墻板。墻體橫平豎直,灰縫厚度均勻,深淺一致,砂漿飽滿,墻面整潔無污染。構造柱、圈梁與墻體接口平整、嚴密、留槎上下垂直,均勻一致;輕質隔墻與主體結構連接可靠,板面平整。

圖 砌體結構 圖 輕質隔墻
3、建筑裝飾裝修工程
(1)玻璃幕墻
主樓55640平米構件式玻璃幕墻+附樓6800平米玻璃+鋁板幕墻分格清晰流暢、連接牢固,膠縫橫平豎直、均勻飽滿,大面平整亮潔、色澤一致,細部銜接流暢,整體精致美觀;幕墻計算書齊全,四性檢測完全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經淋水試驗及歷經風雨考驗無滲漏。

圖 主樓玻璃幕墻,附樓玻璃+鋁板幕墻
(2)頂棚裝飾
本工程室內公共走廊頂棚采用輕鋼龍骨鋁扣板吊頂,安裝牢固,表面平整,縫格平直。燈具、噴淋、煙感居中布置,排列有序。吊頂陰角采用內嵌式燈槽,既增加了立體感,空間感,又避免了普通做法陰角容易不平的缺點。燈光色調柔和協調,接口干凈簡潔。

圖 室內公走廊吊頂
(3)墻面裝飾
大堂、電梯前室、公共走廊石材墻面排列整齊、安裝牢固、接縫嚴密、線條順直,色澤均勻;消防前室瓷磚墻面排版合理、方正平整、光潔平整、無空鼓。地下室及樓梯間涂飾墻面色澤均勻、表面光滑、線條清晰、無刷紋、流墜、透底等現象。

圖 石材墻面 圖 瓷磚墻面 圖 涂飾墻面
(4)地面工程
大理石、陶瓷磚地面粘粘牢固,表面平整,接縫順直,色澤均勻協調,紋理排列統一,觀感高雅大方,接縫高低差小于0.2mm,無裂紋、掉角、缺楞等缺陷,放射性合格。

圖 石材地面 圖 陶瓷磚地面
地下車庫細石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環氧自流平地面面層整潔美觀、色澤一致,與基層粘結牢固,無裂縫空鼓現象,標識線條順直,分色清晰。

圖 地下車庫環氧自流平地面
(5)門窗工程
門窗開啟靈活,關閉嚴密、配件安裝精細、整體觀感良好。室內裝飾木門做工精細、典雅大方;防火門性能符合設計要求,收口美觀、表面平整潔凈、色澤均勻一致。

圖 木門 圖 防火門
4、屋面工程
屋面防水材料為合成高分子涂膜+APP型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經蓄水試驗與使用檢驗均無滲漏。
設備、基礎、裝飾等超前策劃,地磚排版合理、縫隙均勻、鋪貼牢固,勾縫密實、坡度正確、排水通暢;設備安裝整齊、接地可靠、基礎美觀;主樓擦窗機軌道安裝牢固、轉彎順滑、平直整潔。

圖 屋面工程
5、建筑給水排水及供暖工程
給水系統及中水系統采用無負壓及變頻加壓結合供給方式,管道安裝坡度合理、順直,支吊架安裝牢固,標識明確,衛生器具的支托架防腐良好,安裝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緊密、平穩,接口無滲漏,使用正常。

圖 無負壓供水系統 圖 給水加壓供水系統
采用虹吸雨水系統以及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超細干粉滅火系統,管道安裝坡度合理、順直,支吊架安裝牢固,標識明確;消火栓安裝布置合理,固定牢靠,盤柜搭配整齊美觀。

圖 消防供水系統圖 圖 消火栓
6、通風與空調工程
主樓采用設基載主機的蓄冰中央系統,附樓采用常規電制冷水冷空調系統。設置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全空氣空調系統,機械通風系統、正壓送風系統。各系統設備布置合理,安裝規范;分區、分系統調試及聯動調試一次成功,運行良好。設備安裝規范、保溫美觀、蝦彎圓滑、標識清晰、閥門啟閉靈活。

圖 冰蓄冷系統冷水機組 圖 冷凍水管道
7、建筑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結合低壓配電系統、智能照明系統、防雷接地與等電位聯結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屏柜安裝整齊牢固,內部元器件布置合理;橋架及柜內管線安裝整齊有序、地面防靜電地墊鋪貼美觀、擋鼠板設置規范。

圖 屏柜安裝牢固,地墊鋪貼美觀 圖 燈具設置美觀
8、智能建筑工程
智能建筑工程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話交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廣播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安防系統-視頻監視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綜合布線排列整齊,各項使用功能良好,設備運行正常,各種檢測數據準確,靈敏高,系統安全可靠。

圖 線路排列清晰,防鼠板設置規范 圖 回路標識清晰
9、電梯工程
39部垂直電梯運行平穩、制動可靠、平層準確、門扇平直、潔凈,門縫嚴密一致;經過單機試運轉、聯動調試,均一次性合格。

圖 客梯 圖 消防電梯
(二) 工程特色與亮點
(1)主樓首層大堂2000m2純商務大堂挑空12m,石材墻面采用米黃石材墻面,縫寬均勻、平整對縫、現代感強烈;吊頂層次感強、線條順直,接縫嚴密,整體恢弘大氣。

圖 首層大堂 圖 首層大堂電梯廳
(2)主樓35F設置有800㎡云端行政大堂,極致保證企業來訪客戶尊崇體驗。大堂石材墻面、地面石材縫寬均勻、平整對縫;接待區地毯地面敷設平實,粘貼牢固,接縫嚴密,花紋拼接正確,整體典雅尊貴。

圖 35層云端大堂 圖 35層云端大堂接待區
七、 綜合效果與獲獎情況
本工程獲得廣東省優秀工程設計、勘察、景觀設計三等獎、亞太地產獎中國區最高推薦獎、廣東省優秀建筑裝飾工程獎、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廣東省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廣東省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深圳市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施工中積極開展QC活動,獲得了北京市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積極開展科研技革,應用了“建筑業10項新技術”中10大項25子項,取得工法四項、發明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專利七項,獲得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初評獲得中國建筑學會科學進步獎一等獎。經專家評審,施工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造經濟效益約6000余萬元;工程兼具深港經濟共融發展中軸以及深港中心前沿地位,比肩香港國際金融標志建筑ICC,面向全球視野,將打造成為深港融合背景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平臺,社會影響深遠;工程經過將近兩年的使用,結構安全穩定,各系統運行良好,使用單位非常滿意。
八、 工程經濟與社會效益
長富金茂大廈是一組高效的、全新的、人性化的超高層辦公建筑,充分尊重保稅區的城市設計,同時創造具有相對獨立領域感的城市空間,結合經濟性與自然生態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體。
工程兼具深港經濟共融發展中軸以及深港中心前沿地位,比肩香港國際金融標志建筑ICC,面向全球視野,將打造成為深港融合背景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平臺,社會影響深遠;同時,由于合理的工程建設組織,使得這個公眾喜聞樂見同時又提升城市文化的場所提前了半年投入使用,加之項目團隊在建設過程中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工程經過兩年來的使用,結構安全穩定,各系統運行良好,實現了“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和經濟性”的和諧統一,使用單位非常滿意。
|